岁枔不知寒暑替

写作心得

本来觉得这种东西自己心里有数即可,想要讨论的时候直接倒出来就是。然而这种东西始终是抽象、变化的,有时候总是会……“道理我都懂”、“有理论没实践”、“概念模糊”。
这篇文就是给自己提个醒。比如预先搞好规划,免得还要浪费精力去检查和弥补啦;记下要点,提醒自己去尝试和实践啦;对已有的经验做总结,免得这个破记性再忘掉然后去搞重复操作什么的。
因为上述的缘故,会比较散乱,也不会按照局部-整体、新手-进阶这样的渐进排序……或许哪天有心情了会搞一搞。
如果能对别人有帮助,那纯属荣幸。

1、没有哪个技巧是直接照搬就能写出好文章的。
这个算是最需要记住的东西了吧(笑)。
虽然每个人都是从学习和仿写开始的,但是这些东西至多只是提供一个思路,让你知道还可以有这种操作而已,并不是真正的圭臬。
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文章本身并没有最佳答案,它的可能性太多,而作者需且只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哪一种。
曾经的我很痴迷“推敲”这个典故,认为这才是编织文字最需要的态度。于是,当时的我捧着习作去请教老师,唔,语文老师。我满心以为会得到批复——说起来这也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,我曾和另一位语文老师水火不容,呈现喜爱课程但厌恶授课者的奇妙状态——然而,那位平易近人的老师只挑出了些错别字,然后就把稿子还给我。
就这样?我俩面面相觑了几秒。我摸不着头脑,老师更不明所以。
我又拿几个词问哪个更合适,老师则告诉我,你觉得哪个可以就用哪个。
当时的我挺怨念的(而且确实怨念了好久),毕竟我在遣词用句方面碰了好久的壁,连个能讨论的人都没有。好不容易逮到个能鼓起胆子上去请教的权威人物,结果给的答案跟没给差不多。
后来,我才慢慢意识到,自己讨论的方式有问题。
想法在变成文章前,只存在于自己的脑袋里。没人知道它会是什么样、怎么写,没有谁知道写成什么格式才是最好的呈现——除了你自己。如果想和人讨论,必须提出自己的要求,比如我想写怎样一个情景描绘怎样一个人,然后请对方查验这目的是否达到。只是单纯让别人看的话,天晓得对方能从里面领会出什么东西,而且,亲身经验,更多的人更可能只会问一句“然后呢?”
虽然挺有成就感但是我想要的是讨论写得如何啊掀桌。
也因为真正的评判者只有作者一个,所以仅仅照搬是没用的。技巧也是为目的服务,它需要作者自身的见识来驾驭和平衡,否则容易出现堆砌词藻这样适得其反的悲剧。
遣词特点构成了一个人的文风,过于纠结模板的话……邯郸学步这个典故了解一下?
有的人说要尽可能减少定性型的文字,少用成语,改用描述来充实细节——相信,一开始看到这个的人都有种茅塞顿开之感。但是真正下笔去,却很快变成流水账。
为什么?因为不知道哪些是必要,哪些是冗余。
详和略、实写和留白,这才是真正需要注意和讨论的东西,具体文字怎么安排随你高兴,因为它更多地属于审美偏好而不是传达方式的对错。
除此之外,这个技巧(少定性多描绘)难以掌握还有缺乏素材的缘故。这方面的提升需要观察生活,展开来挺麻烦的,另外再讲。
文字这种东西吧,说穿了就是排列组合的魔法。有的组合变化万千美不胜收,有的组合干瘪寡淡望之生厌。
前者就是好文章、后者就是一坨狗屎吗?未必。
就像“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”一样,你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,哪怕是粗言秽语也照样精彩;而一旦放错位置……随便找个网文吐槽就能收获一箩筐实例。
那么词句方面的技巧心得就不必要了吗?当然不是。只能说,这种东西更多地是面向那些不知如何组织语言的新手、阅读量不足又急于提高的急性子,以及想要改变文风的碰壁者。
如果你能顺畅地写一个故事(好不好另说),那么那些东西对你来说用处不大。

 

2、心理、风景、细节和言辞。
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讲?因为它们都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。
我们都知道人物不能放几个标签就完事,事实上这也不是编排几个情节就能立住的,需要大量的心思去规划和表现。所谓的寥寥几笔把人写活,真的只是看起来而已。
风景(环境)
可能有些人会疑惑,其他三个可以理解,风景跟人物塑造有干系?
还真有关系。
当我们描写环境的时候,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某个人的眼睛去看、去听,真正完全第三方纯上帝视角的时候反而少。而每个人的关注重点都是不一样的,对事物的感官也不尽相同,所以环境描写便会带上个人特色,甚至是职业特色。
侦探看事物的时候会加入很多细节,比如物件的摆放和出处,在场人物的职业和心理状态。傲慢如卷福会一一扫过却拒绝看第二遍,好奇如柯南会略过常态性的讯息并专注异常部分。
好色的人会对女人的身材年纪甚至性格分外敏感,爱慕虚荣者会对品牌和价值如数家珍,心大的人往往会丢失很多细节,自我中心的人只对不合意的东西投以注意。
然后是老生常谈的带着情绪去看……举个老套的例子就是“感时花溅泪,恨时鸟惊心”。再具体点,紧张的时候容易忽略目标之外的一切,恐惧的时候容易看到额外的讯息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幻,烦躁的时候看什么都是一掠而过,等等等等。
这些都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,也正是这种细节差异才能让人觉得人物真实具体,是真的跟着角色的眼光去看。如果违反了这种逻辑,比如每段描写都是上帝视角像会议报告般兼顾每个要点,读者就很难沉浸到文字里去。
有个人特色的环境描写,辅以些许心理描写,可以有效解决视角混乱的问题。但是,有时候我们说某篇文视角太混乱,其实是指视角转换太频繁,它和行文布局有关,再怎么锻炼环境描写也无法改善。
心理
心理描写究竟有没有必要,其实一直是有争议的。
一方面它展示了人物在想什么、知道些什么,这些信息往往很重要和必要;而另一方面,确切的描绘会限死表达的宽度,人物本身的情绪状态复杂多变有时候连作者自己都摸不清,强行定性会让角色扁平化、标签化,更会让文字变得啰嗦。
那么怎么取舍呢?
首先,提炼出那些必须交代的讯息。比如知道什么事实、猜想的内容、内心预期,这些只能通过心理描写来表述,避不过也不需要避过。
其次,对人事物的感官,现在的心情等等。这些东西其实很容易通过其他细节来体现,也是容易限制表达厚度的部分。如果觉得心理描写太多,可以优先删节。
最后,脑子里实时想的内容。比如我要去XXX,我该XXX,XXX该死之类。这个才是最难取舍的部分。它往往和上一条挂钩,又涉及到人物性格,写得好了是细腻写得飘了就是不知所云。对此,我的建议是:①注意逻辑,②注意留白。逻辑可以让读者顺畅(理不理解是另一回事),留白能更好地表达复杂情感(但请记住留白不是空白)。
细节
所有琐碎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细节,甚至前面的风景也是细节的一部分。很多人写的东西干巴巴,就是必要的细节太少,一两句话就把一个情景交代完那叫概要,仔细写出来才是情节。另外一个极端是流水账,细节太多让人找不到重点,哪怕情绪上有所调动也会被慢吞吞的文字冲淡。这部分是和详略取舍挂钩的,摸不准的话可以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:先试着写片段文,那些你写出来的1234就是需要详细的,反之略写(偶尔可以不写)。
但这里要讲的是特地点出来的那些。
什么叫特地点出来的?就是那些不必讲你却执意去描绘放大的东西。
比如摩挲某个物件,比如某个讯息反复出现,比如某些精确数字。
它是一种个人标识,往往会与挖坑埋线联系在一起,意味着提示和悬念。
这种细节不能出现得太频繁,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;也不能跨度太大,莫说别人会忘记,作者自己也会漏掉;更不能太特殊,免得解密的时候读者摸不到头脑。
举个例子,游戏《生化奇兵》里的would you please。在一开始,玩家们一无所知的时候,主角将反复面对这看起来友好矜持的短句,在祈求下完成一件又一件任务。玩到阴谋揭开后会发现这是个催眠的触发指令,再回想整个经历就会让人背后一寒——反派们的虚伪冷酷和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就此变得铭心刺骨。
能让人往前翻找的是合格的埋线,能让人当即一拍巴掌恍然大悟的才意味着优秀——这是作者和读者的博弈,说实话,不是一点点难。
言辞
说实话言辞方面其实没什么新东西,就是注意和人物的身份背景性格思维相匹配。
高一点的追求是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略有不同,让人一眼就看出这句话是谁说的。这个在写群戏的时候很有用,免得通篇都是XX说XX道,连表现插话抢词的余地都没有。
另外需要指出的是,人的言辞是和文化氛围挂钩的。你不能让一个西方人毫无理由就去半文不白地掉书袋,也不能让一个古人随随便便说流行语(还有标准现代汉语的主谓宾俱全、同义复合词等,视年代而定),尤其是整体文风不支持的情况下,强行使用会很违和。
如果找不出(编不出)符合情景的句子,建议去扩充阅读面,咀嚼相关作品培养语感。
谁叫阅读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金油呢,摊手。
然后呢,善用歧义、谎言和隐瞒。语言只为说话者服务,没有人有义务像旁白一样忠实可信,回避和强调都是表态,不要只专注其一。

 

3、读书的时候在读什么
※语句之美
※段落的分布与详略
※情节走向与整体布局
※特定的表现方式,战斗/爱情/交互/世界观插入等
※剧情与人物塑造
※细节
※谬误
※认知拓展,如物理基础、数学常识、语言学特征、心理学逻辑、生物学小贴士、医学概念、历史知识、实验室须知、刑侦流程、游戏、番剧、梗……注意辨别真伪,识别文学加工和胡写一气
※中心思想与价值导向,即深度
※精彩的缘由与处理
※未尽之意
※败笔之败
※读者效应(节奏掌控),即阅读时自身情感的起伏、情绪变化是否与章节对应,阅读预期与悬念设置的对应性(情理之中)和不对称性(意料之外)
※他人对文章的评论看法
※脑洞
※开头、结局,象征和隐喻,可赋予的深度(读者解读)

 

4、视角
常见问题是视角不明和转换过快过频
前者意味着个人特征过少,可以通过适当增添特色、合理运用盲点与信息不对称来确定归属。也可以使用特定的格式去强调交接,比如同样的语言动作配合不同的情景,比如固定的章节位置使用固定的视角(一章一个视角啦,前半和后半分属不同啦,定时交替啦),比如插入一段旁白来叙述描写。同时,尽量不要用分隔线去表示场景变化——这是偷懒,缺乏过渡会让读者失去退出视角的时间。
后者意味着你设计的展示窗口有问题,读者跟不上或者不愿跟上你的引导。建议统一视角或者干脆增加上帝视角的比重。不要纠结信息损失,你可以通过细节、回忆和事后评述来补充,更可以利用生活常识来提醒读者脑补。另外上帝视角和心理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是互斥的。上帝视角的痕迹越重,对心理活动的表述就应该越少越简洁,以避免读者情感代入。

 

5、卡文时

不要在一条道上死磕。

分析矛盾和冲突,确定性格和情势上的固定点。

尝试转换变量,如环境、人物组成,善用巧合与意外。

多回忆现实生活,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,注意其他人的思维模式。

(如果还没发出去)

试着修改事件顺序。

规避不擅长,删去不必要。

返回上一个情节,从源头推倒重来。


6、角色塑造(人设篇)

尽量不要先情节再补过往,容易出漏子。

性格、职业、籍贯、简单经历,不论用不用这些都必须设计,人物的轮廓需要它们做骨架。

爱可以无常,憎必须有因。

偏好总是和性格相关。一个马大哈不会对追求细节的侦探小说感兴趣,真正的胆小鬼只会讨厌恐怖意向,理性至上者会偏爱理论哲学,感性主导者容易沉溺于小说戏剧。

反常等于内幕。没有内幕的反常可以直接等同于跑偏。

经历只有一个所以人身上的标签有排他性,不可能既冷漠又热烈、既细腻又莽撞,必然有一个作为主导,然后由因果逻辑来支撑来消除其中的分裂感。如冷漠的人只会对自己看重的部分展现热情(以达成目标),莽撞的人总是在被现实狠狠教训(并难以释怀)后才学会注意预兆。

另外,性格特色与生活环境相互影响,这关系到人物背景和出场条件。迟钝者要么生活富足,要么经历过早期创伤。敏感往往出于生存所需,多疑和心理阴暗是长期谎言的结果,好奇心重涉足的圈子跨度惊人,乐观者很少纠结于生活质量,日常的单调枯燥会导致思维僵化。

人设是一种预设,用来决定人物的大致方向,应该在角色出场前确定。在剧情发展中产生的变化成长是角色弧度,不要把两者混淆。


7、如何取材(观察篇)

与人交流。多认识些人,多与他们攀谈聊天,不要轻视任何一个职业。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,自己经常去的小商小贩是个很好的攀谈对象,用自己的故事去换他们的谈资,还有记得在人家做生意的时候保持沉默(或者帮着推销)。选常去的店也是为了用买东西换取人情,看在收入和打发时间的份上店主一般不会拒绝你。

偷听、偷看。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,亲戚、同事、排在前面买饮料的、隔壁桌用餐的,听他们说话,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,揣摩他们的性格和说这句话的心态。听到的讯息也是很好的材料。ps:不要直勾勾地盯着别人,不要频频转头让人觉得冒犯。

养成刷新闻的习惯。生活的戏剧性在于——电视都不敢这么演。

旅行的时候专注感悟。如果想了解当地特色,那就尽可能地去发展好奇心。不论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是材料的一部分,不要只看后者忽略前者。

看(小说、新闻、视频、论坛、评论),吸收各种观点。保持好自己的主见,不要被气到和带偏。

读(史书、时政、财经、回忆录),做分析。这些对于培养格局观非常重要,也见识一下人究竟可以多么蠢。如果有需要,可以通过观摩战争来学习政治眼光……同样地,要注意艺术加工带来的偏差。

经常思考和总结,然后尽可能地用结论去套现实。如果符合的很少,那么这个结论就不那么普遍(甚至有错谬),用起来要慎重。

如果要写讽刺,反常和特例都是好材料。荒谬往往和夸张挂钩,而怎么把握夸张的度,这些就是标尺。


8、如何提高文字水平

首先,提高审美。你的审美高度决定了文章的下限——尽管绝大多数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文不值,但真正丑到不忍猝读的玩意会受到作者审美追求的强力拦截,从而压根没有面世的机会。另一方面,你觉得自傲的部分也不一定是真的好,它只是够到了你自己的审美上限而已。

其次,从经典汲取营养。熟读古文(不论东西方)能让你更好地体会文化细节。经过时间考验(三四十年起)的文章很少会有偏科严重的现象,它们往往更老练、更游刃有余,能帮你规避一些可怕又隐蔽的弯路。

再次,保持自身思考。单纯讲一个故事是不会让人记住的,只有从中获取某些感悟,甚至每一次都能获得新体验,才能让读者念念不忘、记忆犹新。而这一切的开始,是作者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加工。

最后,注重反馈。沉默和叫好都是假象,前者自不必说,后者很大可能是出于一种礼貌。言之有物的评论意味着读者进入到了文字世界之中,所以哪怕是对人物情节的负面批评也不要觉得紧张和沮丧。如果评论跑偏(比如在同人中讨论原作原设),意味着读者的诉求没能满足。但是,如果这种跑偏是对类似事件的讨论,那么起码你做到了让人思考,这不是坏事——不知道怎么拉回读者的注意力才是。

评论(1)

热度(12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